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了《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48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
就在本月,該法例正式施行!
新《辦法》重點強調了法律責任,將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查,加強對騙取社保基金的處罰力度,對用人單位、支出單位追究責任。
早在2020年社保已經全面由稅務部門征收,但部分企業傾向于先觀望。隨著今年的《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發布執行,從政策趨勢看,國家從未放松對社保基金的監管,對社保基金的監管從細節、到檢查力度均有所增強。對企業來說,社保合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
新規執行后,有很多HR伙伴在后臺咨詢勞動合同、社保、個稅“三位一體”的問題,本文挑選了14個高頻問題為大家統一解答。
1、勞動合同簽總公司,社保繳在分公司,公司主體不一致,這樣可以嗎?
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人員調配是常見行為,總公司簽合同,分公司繳社保,在實際中確實有企業在這樣做,操作層面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從員工屬地待遇享受層面來看,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比如工傷認定時,要求勞動合同和社保繳納的單位主體要一致,積分落戶時要求合同與社保一致,孩子入學時也同樣要求一致。以上情況在審核時,發現合同社保不一致,將不能享受或者報銷,既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企業又可能承擔一定風險與成本支出。
2、合同、社保、個稅后續有可能和公積金并成四位一體嗎?
建立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該履行并遵守勞動法相關規定,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支付工資、繳納個稅,繳納公積金。
從目前員工待遇審核情況來看,要求合同、社保和個稅三位一體是常態,而公積金主要在貸款時會要求提供社保、合同等輔助證明,所以優先保證三位一體,有條件的企業四位一體。
3、勞動合同,社保,工資都在總公司,員工在屬地工作,屬地工傷后,總公司都能申報嗎?
總公司三位一體,統一派駐員工到屬地工作,是沒有問題的,發生工傷后是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的,建議在員工勞動合同中要明確工作地點,和工作派駐等內容。
4、公司部分員工合同、個稅在總部,通過代繳機構在工作地繳納社保,此操作會影響公司未來上市計劃嗎?
企業如果有上市計劃,不建議通過代繳機構來單獨繳納社保,是有一定風險的,但是并不一定會影響,需要溝通和說明,建議盡快調整“三位一體”,上市前合規合法是基礎。
5、公司轉第三方外包,員工工齡怎么延續或處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非員工本人意愿變更用人單位的,原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與新單位(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不再延續工齡。原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的,與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工齡會延續過來。
建議原單位與新單位通過合作協議約定雙方責任與義務。
6、我司是在廣州,外派員工到深圳長期駐場,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地是在深圳,并且購買深圳社保,公司存在什么風險?
員工與深圳公司簽訂合同、繳納社保、支付工資繳納個稅,保證了“三位一體”,正常工作是沒有影響的。建議廣州公司與深圳公司之間要明確好業務或人員管理相關事宜。
7、同一個法人,兩家公司,人馬經常調換可以的嗎?需要再重新簽訂合同嗎?
如果是經常臨時性調換的,建議簽訂三方人員借調協議,明確借調期間的責任與相關事宜即可,如果是長期的,建議與新公司重新辦理入職手續,簽訂勞動合同。
8、短期內生育津貼領取會受“三位一體”政策影響?
生育津貼目前并不是全部城市都有限制,比如北京地區,在前9個月連續繳納社保中有過變更單位的情況,要求提供勞動合同、發工資和個稅材料,才可以繼續申請。但是可以預見,待遇申領管控一定會越來越嚴格。
9、五險一金基數申報平臺信息打通后,沒有繳納公積金會被稽查嗎?
目前北京和上海地區在調整基數時,執行五險一金合并申報,統一平臺,統一標準,統一申報,信息互認,信息共享。假如,只繳納了社保,未繳納公積金,不會強制開戶,但是可能會通過數據比對的方式,被公積金等有關部門約談。
10、員工發生工傷,但是工傷的基數按最低的繳納,沒有按員工實際平均工資繳納,處理工傷時怎么處理?
發生工傷時正常按照流程申請工傷認定,如果鑒定工傷有等級(1-10級)的,根據傷殘等級由工傷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支付標準為工傷基數×發放月數,但是基數并未足額繳納,導致待遇出現差額的部分,應當由企業來承擔并支付。
11、靈活用工形式,在總公司及兩個子公司間進行。在總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上社保,但在不同子公司工作,另繳納工傷保險可以嗎?
勞動合同法中并未明確禁止個人不能同時簽訂兩份勞動合同,當然需要在用人單位沒有明確禁止的情況。總公司與子公司是兩個法人單位,在總公司簽訂合同,繳納社保的同時,在子公司工作,在子公司申請繳納一份工傷保險是可以的,需要在社保中心申請辦理兼職工傷,一般要在同一個城市。
12、如果不按全額繳納五險一金,會有哪些風險?
未足額繳納社保,主要存在以下幾項風險:1、工傷待遇的差額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2、醫保個人賬戶不足額存入部分由單位承擔;3、員工投訴社保稽核補繳社保差額的成本,甚至可能引起全員補差的風險;4、員工因企業未依法繳納社保為由離職,申請經濟補償金的風險;5、無法享受當地的部分政策,如北京工作居住證;6、公積金貸款額度可能受影響,因城市政策而定。等等。
13、外派的話一般建議控制多長時間以內風險比較小呢?
外派人員分為短期外派和長期外派,短期外派一般幾個月,長期外派的建議1-3年,要簽訂外派協議。
14、請問,勞動合同離職后都丟了,會影響退休嗎?
退休時不會審核原工作單位的勞動合同,不會有影響的。女員工辦理退休時需要提供與辦理退休時的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來審核并確定是工人身份還是干部身份,身份不同退休時間不同(女工人50周歲、女干部55周歲)。
社保合規還留有多少窗口期,可以讓企業慢慢規劃和過渡,這個有待分析。企業不用過度恐慌,還是要正常開展工作,但是要有長期考慮、提前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