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外出務工人員“點對點”返崗專車從湖北接連發出。
湖北首趟:荊州務工人員專列抵粵
3月19日,G4365次專列抵達廣州南站。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范圍內第一趟從湖北始發的務工人員高鐵專列。
湖北是廣東外省務工人員的重要來源地之一,約有240萬湖北籍人員常年在廣東工作。“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工作從廣東對口醫療援助的湖北荊州市開始試行,廣東省人社廳組織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地提前收集信息,梳理約4萬名荊州市待返崗人員名單提交湖北省人社廳。荊州市安排各縣市區對照名單,逐一電話核實姓名、務工地、務工單位等,經核實無誤人員,提前告知出行時間,做好返崗準備。同時,指導赴粵返崗務工人員通過“鄂匯辦”APP、國家“互聯網+監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申領綠色健康碼,逐一檢查核實,并和廣東“粵康碼”通過轉碼實現互通互認。
3月19日當天開行兩趟入粵返崗專列,1631名荊州市務工人員免費乘車返回廣州、深圳、東莞等市。廣東省組織專車,將這批抵粵務工人員分別送至898家企業,順利返崗。3月21日,第二批返崗專列搭載571名務工人員踏上赴粵返崗之路。截至目前,荊州市已采取多種形式,安全輸送40萬務工人員返回工作崗位。
黃石:包車點對點,自駕便捷行
黃石市人社部門積極謀劃、統籌安排,幫助因疫滯留人員實現返鄉返崗。截至目前,全市需外出務工人員約25萬人,已累計送達返鄉返崗人員8.7萬人。
全程服務無縫對接。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勞動力就業情況調查摸底,精準掌握外出滯留人員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基本信息,對本市企業在外地的返崗復工人員和新確定工作崗位擬入職的外地務工人員,盡快安排“點對點”返崗專車,全程提供跟車照料、就業咨詢、車輛調度、醫療保障等服務。
自駕拼車開啟返崗復工“加速度”。積極提倡自駕、拼車、合租等出行方式返崗復工,簡化辦理流程,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和單位接收證明即可辦理自駕拼車通行手續。
勞務輸入地“接工回廠”。積極與省外擬派車“接工回廠”的單位聯系,開展企業返崗人員“點對點”專車接送服務活動,協調外地返崗專車停靠點和人員乘車集中地點,協助解決車輛和工作人員交通進出手續。
孝南:摸基數、用政策,服務外出人員務工出實招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相繼推開,孝感市孝南區人社局多舉措助力務工人員有序流動穩就業。
調查摸底明基數。摸清赴外省市就業人員和本地需就業人員底數,目前已登記赴外省市就業2.12萬人、本地就業需求7000余人。做好外出目的地對接和本地就業對接,目前集中向廣州、深圳、東莞輸送1200人,區直復工復產重點企業新聘員工110人。
組合出招助返崗。協調市人社局、公安局、交通局,及時啟動憑綠碼出卡口、上高速的通行條件,方便自駕返崗。利用租用大巴、協調開通專列等方式向重慶、上海、云南、廣東等地“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制定交通補貼政策,對集中輸送的孝南籍務工人員每人補助200元,直接抵扣車票款,對精準扶貧對象全額補貼。
政策支持穩崗位。制定并公開《應對疫情人社政策解讀30條》宣傳冊。就業補貼做加法、應補盡補,社保征收做減法、應減盡減。通過補貼激勵區直企業不裁員,并提供招聘崗位1918個。對各項資金的返還和補貼申報,簡化流程、壓縮時限,通過大數據比對直接撥付。同時組織區直22家重點企業7758名員工的返崗招聘,區外員工組織包車接回。
恩施:恩施-杭州東西部協作扶貧專列出發
3月以來,湖北省恩施、浙江省杭州兩地人社部門采取包大巴方式,分批次“點對點、一站式”集中輸送恩施籍務工人員至杭州返崗就業。
恩施全州人社系統牽頭組建專班,協調鐵路部門確定專線、專車、專人、專送辦法,按圖索驥、照單找人、核實本人意向,確定乘車人員,聯合公安、交通、衛健委等部門統籌調度,確保物資籌備、現場布置、防疫消毒、人員引導等保障到位。3月21日,1000余名恩施籍務工人員乘火車赴杭州,其中近300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黃岡:已輸送外出務工人員近2萬人
黃岡是勞務輸出大市,全市750萬人口中,常年在外務工人數超過130萬。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后,該市對接務工目的地政府、商會及各類協會組織,全力推進返崗就業。并積極向省政府、中國鐵路集團爭取開通專列,加快抵達速度。
3月20日,黃岡市首趟返崗專列搭載1410位外出務工人員直抵深圳西站。此前,該市累計發出694趟“點對點”汽車包車,運送1.73萬人返崗。
湖北荊門、十堰、鄂州、天門等地“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保障工作也在有序進行。福建莆田、浙江紹興、廣東佛山等地陸續派出專車接湖北務工人員返崗。據統計,湖北目前已有130余萬名外出務工人員離鄂返崗,省內外出務工人員110余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