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制定出臺《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關于推動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兩個文件,要求各級政府要樹立就業優先導向,強化人力資源開發意識,積極履行就業和技能培訓工作責任,落實資金保障,加強督導宣傳,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
《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22條措施,明確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突出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健全就業影響評估機制,聚焦“四新”“四化”“六大產業基地”以及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服務業重點產業等增加崗位供給,穩定擴大政策性崗位規模,落實穩崗紓困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實施高校畢業生留黔行動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加強職業指導,推進青年就業啟航計劃,擴大一次性自主創業補貼對象范圍,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加強勞務品牌建設,開展“蜂王”“頭雁”等群體、駐外勞務協作站(點)人員業務培訓,穩住外出務工規模;支持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完善省市縣鄉村和易地搬遷安置區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廣“人社+”村居服務模式,每個縣(市、區、特區)至少建設1個線上或線下規范化零工市場;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在黔籍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廣東、浙江等省建設“省級總站+市州分站+縣級工作站”的勞務協作工作機制,與廣東共建“一縣一企(多企)”穩崗就業基地;強化數字賦能,建立就業、社會保險、勞動用工、人事人才協同支撐的一體化信息平臺,與貴州政務服務網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全省就業服務一張網建設。明確到2025年,全省平均每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確保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關于推動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21條措施,其中包括,實施“貴州技工”“黔菜師傅”“黔靈家政”“黔旅工匠”四項工程;圍繞醬香白酒、磷化工等制造業企業,大數據發展需求等建設一批省級特色培訓基地;支持畢節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和試點開展無升學意向初高中畢業生技能儲備培訓。明確到2025年,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基本健全,技能人才培育機制基本完善,每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0萬人次以上,累計培養高技能人才不少于50萬人,推動我省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