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工作。同樣是就業工作,外國人和中國人有什么區別嗎?外國人就業應當具備哪些程序?對于中國員工普遍適用的勞動法的保護對外國人也同樣適用嗎?外國人勞動關系的解雇保護也像中國員工這樣嚴格嗎?2018年8月3日,國務院宣布決定取消11項行政許可等事項,其中包括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這將對臺港澳員工的就業用工帶來哪些影響?
針對這些令外資企業HR困惑的問題,上海四達特別邀請董保華教授(現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勞動學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委員、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等職務。董保華先生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論證和起草工作。是勞動合同法大討論中南方觀點的主要代表者)于2018年10月15日下午在上海雅居樂萬豪酒店五樓會議室,通過對諸多熱點案例的深刻解讀,來指導企業HR如何處理好外國人就業中遇到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到場的企業HR對外國及港澳臺人士的勞動合同及其他社保公積金等問題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原存的疑問也得到了董保華教授深入淺出的回答。客戶私底下也向業務員及工作人員反饋每次培訓均收益良多,希望上海四達提高HR大講壇的舉行的頻率,也希望上海四達能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大咖,讓HR們有更多機會向相關專業人士學習、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