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df53"><dl id="jdf53"><ruby id="jdf53"></ruby></dl></span><span id="jdf53"><video id="jdf53"><strike id="jdf53"></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jdf53"></strike>
<strike id="jdf53"></strike>
<span id="jdf53"></span>
<strike id="jdf53"><dl id="jdf53"><del id="jdf53"></del></dl></strike><strike id="jdf53"><i id="jdf53"><del id="jdf53"></del></i></strike>
<strike id="jdf53"></strike>
<span id="jdf53"></span>
<span id="jdf53"><dl id="jdf53"></dl></span>
<strike id="jdf53"><i id="jdf53"></i></strike>
<span id="jdf53"><dl id="jdf53"><del id="jdf53"></del></dl></span>
<th id="jdf53"><video id="jdf53"></video></th><span id="jdf53"><dl id="jdf53"><ruby id="jdf53"></ruby></dl></span>
010-65848100
新聞中心News Center
行業新聞Industry News
山東:穩崗位、拓渠道、優服務 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今年以來,山東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堅持穩崗位、拓渠道、優服務全面推進“政行企校”協作,深入實施啟航揚帆計劃,有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穩定

大力實施普惠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結合山東實際,落實落細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一是健全就業政策體系。先后制定穩定和擴大就業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20條、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10條、全力做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31條,密集推出40多個配套文件,搭建起具有山東特色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二是頂格執行補貼標準。頂格執行高校畢業生的社會保險補貼、求職創業補貼等政策,全省累計向2023屆高校畢業生發放社會保險補貼8136萬元,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151萬元。三是建立直達快享機制。推行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就好辦”直達模式,開通就業政策專項服務“綠色通道”,讓省內外普通高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出國留學人員在山東同等享受各類就業創業優惠政策。

著力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容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堅持市場化就業和拓寬公共部門崗位多管齊下,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空間。一是廣拓市場化崗位。搶抓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結合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文旅消費市場復蘇回暖,大力開發市場化就業崗位。二是穩定公共部門崗位。發揮公共部門穩就業示范作用,各級機關公務員招錄穩定在8000名左右,事業單位招考穩定在2萬名以上,“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社區工作者等基層服務崗位穩定3萬名以上。三是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圍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和科研項目,實施新一輪十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提高管理、技術、科研類見習崗位比重,見習崗位規模達到16萬個。

積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推進“創業山東”建設,鼓勵和支持更多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一是做強平臺支撐。政府投資開發的雙創示范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科技園等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創業者。目前,省級以上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省級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分別達到156家、20家,孵化創業項目、企業10.7萬個。二是創新政策支持。實施“創業齊魯十大推進行動”,在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基礎上,創新開展“創業提振貸”,個人、小微企業可分別申請最高50萬元、1000萬元的貸款。今年以來,向1843名高校畢業生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1億元。三是鼓勵創業創新。大力宣傳近年來大學生創業之星等創業典型,推介優秀創業項目,鼓勵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投身創業,努力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精準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組織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生啟航揚帆計劃,貫穿全年開展各類專項服務活動,提供“不斷線、全方位”的就業服務。一是抓好進校園主動服務。組織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合開展進校園活動,在全國省級人社部門率先開展“dou來云招聘”直播帶崗活動,擦亮“就選山東”校園招聘品牌,推出“職面未來”系列就業指導直播課,開展“看家鄉”職業體驗活動,服務大學生擇業求職。今年以來,組織進校園服務活動198場參與學生31.8萬人。二是抓牢離校前后的銜接服務。加強校內校外無縫銜接,畢業生離校前,通過校地一體化就業服務智慧平臺,做實未就業畢業生底數;離校后,接續實施服務攻堅行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聯系服務率達到100%。三是抓實特困幫扶服務。啟動“宏志助航”省級項目,重點對脫貧、低保、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較長時間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一人一檔”“一人一策”“一人一跟蹤”的精準服務,普遍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次崗位推薦、一次職業培訓或見習機會。

全面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環境。積極打造青年就業“最優生態”,全域建設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營造高校畢業生就業良好環境。一是打包推出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服務。堅決落實國家取消報到證的要求,推出高校畢業生就業“打包一件事”服務,實現畢業生轉檔、報到、入職等10余項服務“打包辦”。二是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堅決糾治涉及民族、性別等就業歧視和不合理限制,將存在就業歧視、招聘欺詐、“培訓貸”等問題的用人單位納入招聘“黑名單”,及時向高校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糾正處理就業歧視問題。三是多維度打造就業宣傳矩陣。舉辦首屆山東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知識競賽,參與800多萬人次;在山東廣播電視臺開設《樂業山東》欄目,以全媒體矩陣形式,每周宣傳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編印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知識問答手冊、“口袋書”10萬余冊,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有效提高政策知曉度。


微信
咨詢
微博
電話
010-65848100
頂部
国产一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