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df53"><dl id="jdf53"><ruby id="jdf53"></ruby></dl></span><span id="jdf53"><video id="jdf53"><strike id="jdf53"></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jdf53"></strike>
<strike id="jdf53"></strike>
<span id="jdf53"></span>
<strike id="jdf53"><dl id="jdf53"><del id="jdf53"></del></dl></strike><strike id="jdf53"><i id="jdf53"><del id="jdf53"></del></i></strike>
<strike id="jdf53"></strike>
<span id="jdf53"></span>
<span id="jdf53"><dl id="jdf53"></dl></span>
<strike id="jdf53"><i id="jdf53"></i></strike>
<span id="jdf53"><dl id="jdf53"><del id="jdf53"></del></dl></span>
<th id="jdf53"><video id="jdf53"></video></th><span id="jdf53"><dl id="jdf53"><ruby id="jdf53"></ruby></dl></span>
010-65848100
新聞中心News Center
行業新聞Industry News
陜西:集中開展“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

陜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公安廳等部門決定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全省聯合開展“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行動內容包括:做好關懷慰問、做好出行服務、做好就業和培訓服務、做好健康服務、做好文化服務、做好權益維護、做好關愛幫扶七項內容。

通知明確,各部門將組織人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因地制宜開展走訪慰問農民工活動,宣傳宣講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農民工群體的關心關懷關愛。通過“倡議書”“一封信”等方式開展線上慰問、線上拜年。

及時發布疫情防控、交通、天氣等信息,引導返鄉返崗農民工安全出行、錯峰出行。鄉村振興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規定做好交通補助發放工作,結合實際情況,簡化兌付程序,為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落實每年不超過5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補助,所需資金從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中列支。

強化農民工動態監測分析,有針對性地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結合春風行動專項活動,組織開展“就業訪民情”活動,以節前提前返鄉、節后延遲返崗的農民工為重點,有針對性提供就業創業項目推介、勞務協作、線上線下招聘等就業創業服務。

衛生健康部門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民工健康防護意識,為農民工疫苗接種提供便利,對農民工集中的企業、社區可協調有關機構上門服務。

文化旅游部門負責組織“村晚”等示范展示活動,宣傳農民工拼搏奮斗、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落實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政策,有針對性地開發、開放一批農民工喜聞樂見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舉辦面向農民工的群眾文化活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加大違法懲戒力度,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快立、快調、快審、快結”長效機制。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做到有案必立,申請材料齊備的,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當場立案;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實行全程優先處理,在立案后三個工作日內將仲裁庭組成人員、答辯、舉證、開庭等事項一次性通知當事人;對符合簡易程序的案件,要依法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快速進入庭審程序,確保立案后30日內審結。

2023年春節前要持續開展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定期公布拖欠農民工工資重大違法行為,積極推行“勞動維權+就業幫扶”工作模式。公安部門要積極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全面梳理欠薪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發生個人極端案事件。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要集中力量,成立專班,全力偵辦,全力追欠免損,盡最大努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司法部門要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溫暖我心——情暖農民工”等活動,切實做好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工作。同時,以建筑施工和制造業領域為重點,組織開展“送法到工地、到企業、到勞務市場”等活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失業農民工發放失業保險待遇。民政部門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農民工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強化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全面推行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加強遭遇急難農民工的救助幫扶。


微信
咨詢
微博
電話
010-65848100
頂部
国产一区不卡